成都温江花木基地转:戴思兰:让自育菊花品种盛放在祖国的大地上


成都温江花木基地转:戴思兰:让自育菊花品种盛放在祖国的大地上。
 
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无数园林工作者的目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从事菊花研究30余年,培育出2008北京奥运会用花“盆栽小菊”等多项成果的菊花专家,她就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戴思兰教授。
 
   
 
01
 
结缘:菊花相伴,薪火相传
 
“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戴思兰说。
 
在戴思兰的求学生涯中,她遇到了两位对她的菊花研究生涯影响巨大的老师。
 
1988年,戴思兰在北京林业大学硕博连读期间师从园林界泰斗陈俊愉院士,从此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戴思兰的记忆里,陈俊愉先生帮助她养成了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陈先生常说一句话‘做研究要百折不挠’。”戴思兰说。
 
戴思兰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3年,走进享誉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吴瑞先生的实验室,吴瑞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令她受益终身。
 
在两位老师的熏陶下,她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做科研,对菊花的研究由外在表型走向内在机理,解析表型背后的遗传学机理。
 
老师的教诲,也深深启发了她日后的教学之路。她一如自己的导师一样倾尽心血培养学生。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棵小苗,就像花一样,要用心培养才不会长歪。”30多年来,戴思兰从未停止课堂授课。她还主持编写了国内园林专业通用教材《园林植物育种学》和《园林植物遗传学》,培养了百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东篱知秋’
 
 
她的学生白新祥,现任教于贵州大学林学院,为了表达对导师戴思兰教授的感激,他将自己发现的报春苣苔新物种,命名为“思兰”。
 
 
她的学生们如种子一般播撒到了园林行业,一如老师的教导——不与百花争艳,高洁脱俗。学生们将戴思兰老师的课题组取名为“东篱苑”,取义菊花平淡无华朴实自然之美,也期待东篱之花遍地盛放。
 
 
 
‘东篱金辉’
 
02
 
攻坚:发展中国自主菊花品种
 
“发展中国自主的花卉品种,是陈俊愉先生等老前辈的期盼,也是中国园艺界的梦想。”戴思兰说。
 
 
菊花是起源于中国的世界名花,其近缘野生种全部分布在中国境内,栽培品种的育成也在中国。菊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受到广泛喜爱,被进一步培育出了多样性的品种群。
 
尽管菊花在世界花卉产业上是名列前茅的花卉产品,但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中国菊花育种人培育的品种难觅踪迹,国内很多企业生产的菊花也鲜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因此培育“中国人自己的菊花”迫在眉睫。
 
戴思兰教授带领团队将本应在秋季开放的盆栽小菊,带到了在盛夏时节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上。这就是戴思兰课题组研发的科研成果——盆栽小菊。
 
 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栽培技术不仅能使秋季开花的普通菊花在盛夏开花,还能使之耐高温高湿,延长花期两月有余,即使遭遇烈日炎炎和暴雨仍可盛开不败。
 
30多年里,戴思兰团队的研究范围覆盖盆栽大菊、小菊、切花菊等多个菊花品类。他们将每株菊花的花型、花色、开花期、叶形和生长环境等要素数据化,记录实验数据数百万条。
 
 努力没有白费,戴思兰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收集并保存了1200余份盆栽大菊品种、100余份露地小菊和50余份切花菊株系、20余个野生种;完成了800余个大菊品种连续10年的形态观测记载,建成了中国传统菊花品种数据库;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菊花品种鉴定技术体系,目前系统可鉴别1600余个菊花品种。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其团队自育大菊品系30余个,自育小菊品系50余个。获得3个切花菊、8个盆栽大菊和20余个露地小菊授权新品种,其中4个小菊新品种通过北京市良种审定。
 
 
 
‘东篱望月’
 
 
戴思兰带领团队研发的“东篱”系列露地小菊新品种,具有花色鲜艳、开花期早、株型圆整和着花繁密、不易褪色等特点,解决了露地小菊在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花期晚、株型散、易倒伏、缺红少艳”等问题。培育的切花菊品种花型饱满、花色鲜艳、花瓣不散落。培育的盆栽大菊品种开花期早、花型丰富,适宜产业化栽培。
 
 
为了表彰戴思兰团队在花卉研究方面的成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授予其领导的菊花育种团队“北京市花卉育种研发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03
 
应用:菊花搭台,经济唱戏
 
“识别是前提,栽培是基础,研究是中心,应用是目的,花卉园艺研究要从田间做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做到田间。”戴思兰说。
 
 
戴思兰认为,花卉研究要为人类社会打造愉悦的生态环境,走向产业化是必然趋势。数年来,她带领团队“牵手”花卉企业,为菊花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搭建起菊花与企业两者间的桥梁。
 
 戴思兰团队将历时20年研发的‘东篱娇粉’‘东篱亮黄’‘东篱秋红’‘东篱艳红’和‘枫林黄星’5个“东篱”系列菊花品种权转让给了河北省故城县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品种产业化发展。
 
 
“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创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快植物新品种及配套专利的转化运用,让创新成果真正在大地上开出鲜艳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戴思兰说。
 
 
 
‘东篱艳红’
 
此外,“切花菊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盆栽菊花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露地早花小菊品种培育系列技术”“中国传统盆栽菊花周年生产技术”等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科技成果的同时,均实现了企业化生产。
 
 课题组还与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合作共建了菊花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基地中保存着千余种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其中875种已经完成“DNA指纹”的分析识别。每年,苗圃都能稳定产出各类菊花产品,参与到各种园林园艺活动的布展之中。
 

‘东篱秋红’
 
 经国家林草局批准,戴思兰牵头成立了菊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并担任理事长一职,为菊花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联盟理事囊括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产学研全链条上的单位。
 
理事单位还将茶用菊、药用菊和食用菊等进行推广种植,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脱贫;用易培育易成活的小菊布置而成的“大地花海”,为全国各地的旅游产业增添了不少亮色。
 
“这是菊花界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是让菊花搭台,经济唱戏,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戴思兰说。
 
中国菊花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对此,戴思兰提出5点建议:
 
 
第一,培育适宜国内外花卉市场需求的品种,更好地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赏花需求。
 
 
第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培育具有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特色的新奇特品种,做大做强中国菊花品牌。
 
 
第三,轻简化栽培,培育适宜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新品种,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环保和低能耗的菊花栽培技术,实现良种结合良法。
 
 
第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抗逆性强的菊花品种资源以及珍稀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等育种材料,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加以保护。
 
 
第五,加大育种者权力保护力度,制定适宜的品种保护政策,激发育种人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成都花木基地)

技术交流 行业动态 温江花木 园林展示 成都花木 关于我们 服务标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Www.98HaMu.Com 98花木网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35 6892 9993(李先生) 地址:成都市郫县花园镇 邮箱:jj2h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