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花木基地转:苗木人,再过五年,你的苗圃还在吗?

成都温江花木基地转:苗木人,再过五年,你的苗圃还在吗?

近期一场行业论坛上,一位苗木专家提出了几个问题,五年后,哪些苗圃、平台还能良好地运营?曾经的龙头苗企还在吗?谁又能成为新的行业龙头?


问题一出,满座安静。记者从现场观众脸上,看到了思考、共鸣,也有很多迷茫。毕竟今年,我们目睹了太多人离开,不仅包括上市园林企业、曾经的苗圃“老大哥”们,更包括数不清的中小苗圃。有的离开,是审时度势后的当机立断,有的则充满了无可奈何。
 
 
时至今日,每个苗木人都必须思考开头的问题。与其说谁能留下,倒不如说,如何留下?毕竟,苗木生产需要多年、持续的投入,走没那么容易,想留下更不简单。


再探新低,行情何时遇转机?
 
 
据记者调查,今年,在国内各大苗木主产区,生产面积已经同比缩减了三成至五成,部分苗圃因土地“两非”整治而退出,更多则是因经营难以为继,主动退出的。
 
 
整体来看,苗木产品量价齐降,部分树种市场价已经难以覆盖成本。北方情况更严重些,在山东泰安,一棵种了13年、高度3米的白皮松,只能卖90元,高度2米的只卖8元。南方市场同样不乐观,栾树价格跌了四成,香樟跌了五成,在广东中山,一棵胸径30厘米的秋枫,价格从去年的1万元降到了现在的2000元。
 
 
即使价格一降再降,苗子依然不走量。地产市场低迷、市政也鲜有大型项目动工。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圃间流转量正在“消失”,这曾是苗木交易的重要部分,在新品种红利期,一棵三年生的小苗售价就能高达2000元,“疯狂”一定程度代表了大家对未来市场的信心,现在来看,这种信心可能还在下降,这件事比低迷的行情更让人觉得灰心。
 
 
 
 


定位未来,这些领域有潜力
 
 
“困局”重重,还会有转机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国家林草局数据,目前国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2.69%,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景观建设所产生的苗木需求,基本不会达到过去十年那么高的数量水平。“大手笔”种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同时,在大生态、大景观、文旅康养等领域所产生的新需求,也催生了全新的赛道与机会。《中国花卉报》记者总结了今年几个与园林花木相关、行情较好的领域,其中透露的趋势,值得大家参考。
 
 
首先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带动的。今年,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造林苗普遍供不应求,需求主要由“三北”防护林六期项目的启动拉动。在《2024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中预测,2024至2026年,“三北”工程年均需苗量约为18.5亿株,其中乔木类树苗约10亿株、灌木类树苗约8.5亿株。


虽然需求大,但与景观用苗相比,造林苗规格低,品质要求也不高,已经有很多农户开始培育了。如果苗企想介入,需要考虑要不要、能不能和“农户抢生意”。
 
 
“专业”可能是突破口,比如,针对文冠果、沙棘等有经济、生态双重价值的苗木,采购方关注种植技术与苗木成活率,西北一家苗企一直钻研这方面的技术、能提供相应服务,一株种苗就能卖到2.5元。
 
再就是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赵兵曾提到两个数据,家庭园艺在总量市场的占比欧美国家是60%,我国只有不到10%,可谓潜力巨大。
 
 
比如,昌邑远华园艺场前几年开始布局转型,生产适合家庭应用的紫藤、绣球等盆栽产品,目前这部分产品已经占据了公司70%的销售额。而在江浙一带夏溪、金华等苗木主产区,造型优美的庭院树仍保持着高价位。


远华园艺也参加了今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家庭花卉园艺展览会。与往年相比,该展会吸引了更多的苗木从业者前来观展。不过,大家普遍反映,“看到的很多、能做的很少。”
 
 
目前,家庭园艺市场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花卉绿植,虽然庭院市场日渐兴起,也产生了造型树、花境植物等需求,但这个市场相较市政项目还较小,对价格拉动效果也不大。能从中获得“大头”利润的,主要是有设计、施工等综合能力的造园人。只能说,家庭园艺不是苗木人当下最好的“药”。

聚焦当下,关注成本与定位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与挑战,渡过之后,就是“重生”。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将有更多过剩产能淘汰,苗木供需关系将得到改善。
 
 
同时,国家对景观建设的提质需求仍然存在,就在最近一个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对城市、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做好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康养文旅项目最高可获百分百补贴……
 
 
种种政策,正促进绿化景观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新项目建设将带来新的苗木需求。这是更多苗木人继续等待的原因——美好生活的建设离不开美丽的园林花木,严冬过后一定是春天。
 
 
 
不过对于苗圃来讲,等待非常“烧钱”,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一是土地“两非”整治还在持续推进中,未来规划必须根据土地性质作判断。二是要保持对高品质苗木市场认可度的信心。三是针对当下的环境,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适当抛售,维持现金流,以保证核心产品的正常运转。最重要的则是做好定位,放弃对大市政与地产的过度希望,在新兴的细分领域找到、找准自己的定位,比如乡村建设、文旅、研学、多功能植物、家庭园艺等,当然也可以定位在自己最擅长的市政、地产等。关键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产品。
 
 
在行情的低谷,广大苗木人依然保持着勤奋、朴实的本质,此外,他们更是擅长与时间打交道的,不如五年后再来回答开头的这个问题吧!
 

(责任编辑:成都花木基地)

技术交流 行业动态 温江花木 园林展示 成都花木 关于我们 服务标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17 Www.98HaMu.Com 98花木网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35 6892 9993(李先生) 地址:成都市郫县花园镇 邮箱:jj2h4@sina.com